找到相关内容40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编修年普要实事求是一评林子青《弘一大师新谱》(1)

    ”之内涵完全不同,二者不能相提并论。前者代表了弱冠之前对儒家伦理道德观之认识,后者代表了长期积学而形成的文艺观。由此可见,所谓大师在“弱冠而便已形成‘士应使文艺以人传,不可人以文艺传’之思想”,实属...

    秦 启 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5048142.html
  • 开启佛门(2)

    只是你未必能够发现。举例来说,我们捐款给失学儿童,理由是各式各样的,可能是想获得优越感;或者那个小孩看起来很可爱,给了“我”审美上的满足;或者是想让别人觉得“我”个好人;或者是这么做符合“我”的道德观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5849877.html
  • 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(1)

    互补,不仅改造和发展了印度佛教思想,而且在大乘空宗有宗分野的基础上,逐步成熟为天台、华严、法相、净土、禅宗等中国化的佛教派系和独具特色的中国佛学。与此同时,中国佛教超越追求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,以及辩证...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,批判吸收了佛道的宇宙观、人生观、伦理道德观、社会史观及思维方式,发展了儒家的心性学说,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理学,成为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思潮。  这一时期,佛教内部也现了诸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0449896.html
  • 杨文会与近代佛教复兴

    宇宙观、人生观、伦理道德观、社会史观及思维方式,发展了儒家心性学说,形成博大精深的理学,成为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思潮。  从佛教本身发展来看,禅宗更多的摆脱了印度经籍对佛教思想的束缚,主张即心即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5650009.html
  • 试论高昌国的佛教与佛教教团(2)

    佛教是汉文化传播的载体之一。较之儒家文化,这种世俗化了的佛教文化更易传播。因为前者的实现必须以人们普遍接受儒家的道德观、伦理观等前提,这需要一个说教过程。而世俗化了的佛教如前所言,功利性很强,更富吸引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0050016.html
  • 中国近代佛教复兴与日本(4)

    十二卷第一一期,一九三一年)、《日本刊政与佛教》(渡边海旭著,佛学书局,一九三二年)、《无著的学说》(宇井伯寿著,昙伦译,《海潮音》第十四卷第五期,一九三三年)、《佛教的道德观》(木村泰贤,洪林译,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2550082.html
  • 十年来中国佛教研究述略(1987—1996)

    ldquo;佛教产果期”(宋以后),并详述了每一时期佛教与中国文化互化的具体表现。   在佛教与儒道关系的研究方面,崔连仲、武文的《论佛陀与孔子的道德观》(南亚研究,1992,1 期)就...

    吕有祥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4751848.html
  • 论明代佛教孝道观──以《目连救母劝善戏文》为例

    本是儒家所不容,却因佛教,如《戏文》“出家是为救母”的权宜,而巧妙连结儒、释二种相互矛盾的道德观,并渐为中土所认可。   在《戏文》中,不仅目连为了超度其母而出家,连目连未婚妻曹氏亦为超度婆婆出家,...  1.胡天成,〈佛教伦理道德观中国化管窥〉,《民俗曲艺》第七十七期(一九九二年五月)第四十九-七十二页。  2.倪国华,〈郑之珍籍贯及生卒年考〉,《民俗曲艺》第七十七期(一九九二年五月)第二四一-...

    王月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2152924.html
  • 佛教对于人类的永恒价值 ——佛教(佛经)价值内涵之探讨

    佛教作为一门古老的宗教,二千五百多年来,可谓法流浩荡,对世界文明特别是亚洲文明的发展,产生了极为重要而深刻的影响。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佛教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,系统而深入地整理佛教经典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精神宝藏,将是一项意义十分深远的课题。作者限于见识浅薄,资料贫乏,在此,仅对这一课题做一些肤浅而零碎的探讨。   佛教经典中所蕴涵的精神宝藏,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社会学、道德观、生命科学、哲学认识论以及文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22454379.html
  • 净土教的现代价值略探(1)

    决定一个宗教的卓越与否,伦理道德观被视为最重要的一环。[21]十九世纪如此,二十世纪乃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亦然。佛教伦理道德是佛教思想和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佛教中最容易被普通民众所接受、有着广泛社会...

    正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31355066.html